经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24年1月1日至1月31日组织开展了对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所有核医学相关医疗机构的普查。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这是继2020年后又一次的全国性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可以了解我国核医学近年的发展状况,为制定核医学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计划和方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普查内容:从包括学科基本信息、设备基本情况、放射性药物使用情况、显像设备使用情况、核素治疗情况、体外分析开展情况、从业人员情况、教学和人才情况八个维度以及意见与建议等。
主要数据如下:
- 科室概况:全国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的科室共1237个,较2019年增加了7.8%。
- 设备基本情况:正电子显像设备共772台,单光子显像设备共1044台,其他脏器功能测定设备共786台,医用回旋加速器共148台,小动物成像设备共63台。
- 显像设备使用情况:PET/CT年检查总数为138.1758万例,PET/MR年检查总数为27825例,单光子显像年检查总数为271.6806万例。
- 放射性药物使用情况:获得Ⅱ类证的588个单位,Ⅲ类证的326个单位,Ⅳ类证的69个单位。
- 核素治疗情况:全国开展核素治疗的医疗机构801个,共设核素治疗专用病床2993张。
- 体外分析开展情况:全国共有339个科室开展体外分析业务。
- 人员基本信息:全国共有15677人从事核医学相关工作,较2019年增加了24.6%。其中医师6748人,技师4461人,护士3548人,其他920人。高级职称占23.0%,中级职称占40.1%,初级职称占35.0%。
-教学和人才情况:博士导师193人,博士生505人,硕士导师480人,硕士1569人;全国累计完成研究生教学20098课时,本科生教学29092课时,专科生3983课时,规范化培养教学33596课时,其他教学2270课时。
意见与建议: 66%的科室反映存在人才缺乏问题,59%的科室认为存在区域经济的影响。建议加强临床及科普宣传工作以提高学科知晓率,按照《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的要求,加强核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