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学术研讨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1)》——妇科肿瘤未来展望篇
2022-07-29 08:47  稿源:中国抗癌协会

概述
世界范围内,妇科恶性肿瘤虽然发病率未属前列,但仍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因素,妇科肿瘤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部位的肿瘤,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依次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近年来,妇科肿瘤领域中在疾病筛查、手术以及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尤其在2021年,妇科肿瘤领域(包括宫颈、卵巢和子宫恶性肿瘤)仍不断涌现出众多重磅的研究,这些研究中有新药研发的临床数据,也有对传统治疗模式的革新与探索,为妇科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与质量。本文就2021年度妇科肿瘤诊治的未来展望作一概览。

1. 复发卵巢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PARP抑制剂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是对于铂类耐药复发的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积极探索合适的治疗方案用于铂类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仍然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此外,多数使用PARP抑制剂的卵巢癌患者会出现耐药后复发的情况,解决肿瘤药物的耐药问题,始终是一项复杂的研究。目前无论是基础还是临床研究,针对PARP抑制剂的耐药机理,探索出一系列的方式来改善耐药,而最主要的方式是联合治疗,包括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用;与细胞周期检查点抑制剂联用;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替代同源重组通路的抑制等。选择合适的潜在联合治疗方式,是克服PARP抑制剂耐药的关键,也是医患共同面对的问题。

2.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模式的确立

OUTBACK研究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提供了依据,即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标准含顺铂放化疗后行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生存。因此,盆腔放疗联合同步顺铂每周化疗仍然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

尽管作为一项大样本、国际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确实具有较强的循证学依据,但是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患者(22%)未按计划开始辅助化疗;受试者仅来源于中高收入国家;且该研究也未遵循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倚。

因此,亦不可一锤子否定辅助化疗的意义,对于某些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化疗可能带来潜在获益,因此,未来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寻找标准治疗后疗效更佳、耐受性更好的辅助治疗方案。

3.晚期/复发妇科恶性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的探索

可以发现,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等)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已经逐渐失去优势,越来越多的联合用药成为了晚期/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这也得益于多项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所呈现的积极结果,尤其是一些双靶点药物的研发和使用。

双抗类药物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同时抑制两个或两类靶点,从而达到两药联合治疗的效果。目前国内宫颈癌领域暂无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的≥2线治疗依然面临困境,而从去年10月至今,仅8个月的时间就有3种免疫治疗药物在宫颈癌治疗领域获得CDE授予的突破性治疗认定,治疗药物的临床急需程度可见一斑,因此期待此类创新药物能成为这部分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4.探索精准医学应用于妇科肿瘤

尽管目前肿瘤的分期系统能够提供肿瘤预后和治疗决策所需的信息,但新一代测序研究的结果大大拓宽了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理解,这些分子生物研究的进展使得基于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新分期成为可能。以卵巢癌为例,存在乳腺癌1/2号基因(BRCA1/2)突变的卵巢癌患者,有更多的药物选择并且与预后相关,而目前对于BRCA基因野生型患者,HRD通路的检测同样能够知道后续靶向用药。

对于子宫内膜癌,TCGA依据子宫内膜癌的综合基因组和转录分析结果,将子宫内膜癌分成4种基因型,这一分型可能将重新分类子宫内膜癌,直接影响治疗的决策和指导靶向治疗。如何解读和运用这些信息,并将这一结果与已有的临床病理分期结合是妇科肿瘤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未来以肿瘤突变组学的相关深入研究,通过与早期诊断与精确靶向治疗相结合,从而对妇科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总结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治疗始终遵循个体化标准治疗,随着肿瘤精准治疗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将逐步完善既往治疗模式的局限与不足,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了宫颈癌治疗的“新武器”。

同样的,2021年也是卵巢癌靶向治疗不断突破的一年,包括PARPi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等靶向治疗在复发治疗及一线维持治疗中均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生存获益。而对于PARPi耐药后的治疗也在不断探索,使得此类患者获得了一些希望。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靶点的发现也为晚期实体瘤带来了新的靶向治疗,我们也期待此类药物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可以筛选出可能潜在收益的患者,为肿瘤治疗带来新希望!

【主编】

吴小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