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专业委员会动态
2020CC0专委会分会场|妇科肿瘤分会场成功举办
2020-11-24 11:18  稿源: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第一天回顾

  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的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召开。14日下午14:00-18:00,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大会)妇科肿瘤分会场第一天的日程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开启。开幕式首先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继红教授主持,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朴浩哲教授、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吴小华教授分别进行致辞。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由王丹波教授、朱笕青教授和李力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之后分别由吴小华教授、周琦教授、刘继红教授和刘从容教授带来了学术分享。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目前其临床分型根据1983年Bockman分型分为I型雌激素依赖型和II型非雌激素依赖型;2013年TCGA根据全基因组基因特征分型:POLE突变型、MSI-H型、高拷贝型以及低拷贝型;2014年WHO根据组织病理学进行了分型: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他分型还有ProMisE分型、TransPORTEC等,2020NCCN最新指南首次推荐了TCGA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不仅需要推测患者预后,还要能指导治疗。如TCGA分型中POLE突变型预后较好,对于POLE突变型和MSI-H型建议采用免疫治疗,是其他分型方式参考的金标准,内容全面,但对标本、平台要求高,价格昂贵。ProMisE是一项相对简化且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分型方法,根据蛋白免疫组化和POLE测序等更简单的的方法复现TCGA分型:POLE突变型、p53野生型、p53突变型和MMR-D。2015年欧洲学者针对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提出了TransPORTEC分型:p53突变型、MSI、POLE突变和无特异分子谱(NSMP),同样对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特别是DNA错配修复缺陷、MSI等检测,对临床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提供了新治疗策略。NCCN指南推荐常规开展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检测,用于推测早期内膜癌的治疗结局和预后以及指导早期内膜癌的辅助治疗。

  今年ESMO会议上发表的GARNET研究证实,Dostarlimab(PD-L1抑制剂)对dMMR或MMRp的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其中dMMR状态与较高的缓解率有关。子宫浆液性癌中的p53突变可达90%,因此目前一些研究正在探索PARPi维持治疗是否可带来临床获益。吴教授还介绍了目前一些国内外正在进行的基于分子分型指导用药的相关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最近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病理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术后补充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肿瘤(1级或2级且无快速进展)的患者,激素治疗为首选的一线全身治疗,标准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为卡铂和紫杉醇。免疫靶向治疗成为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新希望,但需要确认获益的人群。分子分型将用于预测对常规疗法的应答和免疫治疗疗效的指导。子宫内膜癌超突变型(POLE)和高突变型(dMMR)可能含有更多肿瘤特异性新抗原,导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是免疫治疗的首选候选。今年ASCO还报道了HRRm作为生物标记物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的预测作用。全球目前有50多个关于晚期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2017年帕博利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治疗MSI-H和dMMR癌症患者,这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PD-1单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已经使部分患者获益。关于免疫治疗用于含铂化疗后维持治疗相关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治疗MSI-H/dMMR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FS获益显著于内分泌治疗和其他相关靶向治疗,且由于此部分患者前线含铂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期更短,可以考虑尽早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被指南推荐可用于非MSI-H/d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现在有很多免疫治疗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在进行中,部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还有关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PARPi等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探索研究。周教授认为不同作用机制药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仍是未来探索的方向,子宫内膜癌系统治疗的未来将是一个多元的时代。

  子宫肉瘤治疗的问题和方向

  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其组织起源为子宫间质成分,组织类型复杂,总体预后较差。由于目前对其认识有限,高危因素、最佳治疗方案并没有一致意见。不同病理类型预后不同,其中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最好。目前2009FIGO分期中,子宫肉瘤分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腺肉瘤和癌肉瘤,其中癌肉瘤目前已划分至子宫内膜癌。当肿瘤局限于子宫时,常采用分期手术,是否保留卵巢需要个体化考虑;当肿瘤侵犯至子宫外,使用的手术方案多为减瘤手术。

  对于子宫平滑肌肉瘤,目前手术是唯一可能达到治愈的治疗方法,经腹手术为标准术式,文献报道行双侧附件切除对于病变进展无显著影响。对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标准术式和平滑肌肉瘤相同,建议切除双侧卵巢,保留卵巢可能增加肿瘤复发风险,同时多主张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子宫腺肉瘤为低度潜能肿瘤,生长速率慢,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仅为5%,有子宫外侵犯的患者预后差。对于腺肉瘤伴肉瘤生长过长者,淋巴结转移率达27%,且绝大多数误诊为早期病例,因此应行分期手术。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以往归为高度恶性子宫间质肉瘤,其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宫外转移,预后差,手术方式多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淋巴结转移是显著的预后影响因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碎瘤术应该及时分辨良恶性,避免造成肿瘤种植转移。子宫肉类一般首选手术治疗,术后个体化,根据病理类型选择辅助治疗。研究表明,辅助放疗未能改善患者PFS和OS,但可增加癌肉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子宫肉瘤中无显著效用,目前指南中化疗首选药物为阿霉素。

  子宫肉瘤中TP53突变最为常见。目前乐伐替尼联合艾日布林治疗子宫肉瘤的一项研究中,一部分患者可以达到CR,有一定的疗效。另一项关于NTRK融合基因突变的软组织肉瘤研究中,证实采用TRK抑制剂的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结果。子宫平滑肌肉瘤在HRD通路上目前也有很多研究在进行中。基于NGS检测对靶向治疗有一定的用药提示。刘教授认为基于分子特征的研究和靶向治疗是未来的方向所在。

  子宫肉瘤的病理研究进展

  相比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发病率罕见且内部病理分型多样,诊断难度较大。子宫平滑肌肉瘤占60%,诊断较为复杂,从病理上根据肿瘤细胞坏死、异型性和MF/10 HPF进行诊断。由于MF、细胞异型性受激素影响调节,所以在诊断标准中要求非常宽泛,某些良性亚型可具有弥漫性中-重度异型性,仍不足以诊断肉瘤,需要同时结合三个标准去诊断。三个因素中,肿瘤细胞坏死权重系数高于其他两个,且与疾病复发概率相关,常需要与平滑肌瘤红色样变/卒中性平滑肌肉瘤、GnRH-a治疗后平滑肌瘤相鉴别。子宫梭形细胞平滑肌肉瘤恶性程度高于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其他分类还有比较罕见的高度恶性的黏液性平滑肌肉瘤,低度复发潜能的子宫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等。刘教授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肿瘤标志物,一般需要综合评价,不能单一使用。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占比20%,源自内膜间质,是一组形态和分子均具有显著异质性、易位相关肉瘤,可分为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等。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子宫内膜间质结节需要根据是否有无脉管浸润鉴别,JAZF1-SUZ12是其中比较特征性的基因突变。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常见融合基因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不同,多为YWHAE-NUTM2、ZC3H7B-BCOR等。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类排除性诊断。

  腺肉瘤发病率是腺纤维瘤的20倍,是一种低度恶性混合性肿瘤。当同时合并细胞丰富和叶状结构时,只要可见MF,都应该归入为腺肉瘤。某些腺肉瘤MF<1/10HPF,因此领状生发层有可能是实际工作中唯一的诊断依据。腺肉瘤五年生存率75%,复发和转移的病例几乎仅见于肌层浸润和肉瘤成分过度增生者。癌肉瘤起源于上皮,肉瘤成分继发于癌成分的MET,播散方式与高级别子宫内膜癌相似,最新进展显示分子遗传学和预后具有异质性,推荐纳入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体系。其他的子宫肉瘤还有:PEComa(血管周上皮样肿瘤), IMT(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等。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由吴小华教授、刘继红教授和吴令英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主席致辞后,由吴令英教授带来了学术分享。

  氟唑帕利治疗BRCA1/2突变的复发性卵巢癌的单臂、多中心Ib期临床研究

  后由李俊东教授、王莉教授、尹如铁教授和朱笕青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此项临床研究进行了讨论,并由吴令英教授做了最后的总结。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由盛修贵教授、李隆玉教授和杨英捷教授共同担任主持。由张师前教授和张福泉教授带来了学术分享,之后各位教授进行了关于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化疗vs放疗的讨论。

  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以I期高-中危为例

  张教授先带来了一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浅肌层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根据预后相关因素: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类型、LVSI等。经过对于ESMO、ASTRO、FIGO和 NCCN指南的复习,多数都推荐对于术后高-中危患者进行辅助放疗(后装和外照射),对于全身化疗的获益不明,未予明确推荐。而在日本相关指南中高-中危患者均首先推荐了全身化疗,卡铂联合紫杉醇为首选方案。最新发表的一篇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G3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组PFS 获益,而OS无显著差异。总体来说,目前关于子宫内膜癌高中危组术后辅助治疗的争议颇多,应该理性看待化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同时正视放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意义。最终,该患者后续采用了化疗3周期+辅助放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放疗能做什么?

  早期的辅助放疗有助于改善中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的生存,包括早期和局部进展期患者。NCCN最新指南更新:对于中高危子宫内膜癌(G2或G3,侵犯肌层外1/2,LVI+,大于18岁有三个危险因素或50-69岁有两个危险因素),均应考虑术后放疗。新指南明确提出两种类型的治疗侧重不同,子宫内膜样癌对放疗敏感,辅助治疗以放疗为主,而高危型内膜癌(浆液、透明、未分化、癌肉瘤)对化疗更敏感,辅助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同时指南增加了LVSI的定量诊断三分类法。

  子宫内照射全程需要精细化管理,其毒性低,是中高危组的首选,特别是对于术后淋巴结清扫阴性的患者,但是目前国内内照射开展尚不够广泛和规范。张教授接下来依照治疗流程顺序详细介绍了各环节的治疗要点。目前很多临床研究都证实了术后辅助放疗对于患者生存的意义,最新ASTRO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强调了外照射放疗对于III期患者的重要性。

  本单元最后,尹如铁教授、程晓东教授、柯桂好教授、李俊东教授和曹新平教授围绕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放疗vs化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相互的讨论,总体来说专家都认可了放疗对于病灶局部控制的作用和化疗对于全身治疗的相关作用,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指南,个体化善用术后辅助以改善患者生存。

  第二天回顾

  2020年11月15日上午8:00-12:05,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大会)妇科肿瘤分会场第二天的日程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继续进行。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由刘继红教授担任主持。之后分别由张国楠教授带来了学术分享。

  精准一线,相愈56M-2020 ESMO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新进展

  之后,张师前教授和陈雅卿教授围绕晚期新诊断卵巢癌维持治疗应如何选择精准人群进行了讨论。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由高国兰教授、高雨农教授和蔡红兵教授共同担任主持。由林仲秋教授、杨佳欣教授和杨冬梓教授带来了学术分享。

  2020-2021 NCCN子宫内膜癌指南解读

  2020 NCCN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主要更新有:在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引入了高-中危组;对II期患者不再强调广泛子宫切除;III-IV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主要推荐化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新增子宫内膜癌POLE分子分型;以及新增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TMB。2021 NCCN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主要更新有:II期术后处理删除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病理阴性“随访”选项;新增了妇科疾病幸存者指导原则;新增了以标记物为导向的二线全身治疗原则。

  NCCN指南2020年首次纳入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根据TCGA全基因组基因特征分型:POLE突变型、MSI-H型、高拷贝型以及低拷贝型,其中POLE突变型预后最好(即使是G3预后都很好),而高拷贝型预后最差。ProMisE是一项相对简化且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分型方法,根据蛋白免疫组化和POLE测序等更简单的的方法进行分型:POLE突变型、p53野生型、p53突变型和MMR-D,其中POLE突变型预后最好,p53突变型预后最差。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如POLE突变型一般不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考虑保守治疗和作为免疫治疗的潜在适用对象,而p53突变型淋巴结转移高,需要积极的辅助治疗。分子分型与临床契合度尚需完善,目前尚不能完全按照分子分型推荐具体治疗方案,初始治疗仍推荐采用原经典分级,在早期是否切除淋巴结、年轻患者可否保留卵巢等方面可以综合分子分型进行选择。

  林教授之后对于指南其他最新修改进行了一一介绍:手术仍是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手段,首选微创手术;I-II期术后辅助治疗以放疗为主,III-IV期化疗联合放疗;对于II期患者是否需要行广泛子宫切除,应以术前检查结果为基础选择,以达到阴性切缘,不再强调广泛子宫切除;III-IV期术后化疗+放疗优于单独化疗或单独放疗;高危组织类型子宫内膜癌IA期术后辅助治疗化疗+阴道近距离放疗,IB-IV期:化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子宫内膜癌的全身治疗首选卡铂/紫杉醇,此外复发、转移、高危患者还有一些其他推荐如联用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卡铂/多西他赛、顺铂/多柔比星等。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较为年轻,常有生育需求,目前指南对于可实施保育治疗的条件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G1;无肌层浸润;无子宫外转移;强烈生育愿望;无大剂量孕激素的禁忌证等。杨教授介绍了协和医院目前接受保育治疗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一些预后,大于90%的患者能达到CR,生育率仅为21.5%-23.1%,复发率20.5%-26.5%。复发时间一般在CR后20-21个月左右,仅IVF可改善生育率。该临床研究跟国际上的其他研究结果大体相同。

  在保育治疗临床治疗过程中,有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药物的选择上,对于肥胖、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倾向采用局部孕激素+GnRHa治疗;对于复发病例,再次保守治疗CR低且妊娠率低,应该谨慎选择;停止治疗的时机:初始治疗失败、初次CR复发后、复发再次接受保守治疗失败和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对于初始病理含部分G2成分者,常规还是不推荐行保育治疗;早期内膜癌保守治疗同时/先后合并卵巢受累概率小于4%,但是要警惕不良后果;Lynch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选择应该权衡慎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更多是对肿瘤良善的再次判定及肿瘤治疗和生育选择的利弊权重。

  杨教授提出今后研究方面应注重增加分辨更适合保育治疗的内膜癌和如何尽快助孕。依据分子分型分层管理EC病人,对于p53突变型、高拷贝型不应选择保育治疗。同时应该提高影像学评估和加强预防。肿瘤患者IVF特殊流程不同于常规不孕不育,需要有针对地改善子宫内膜环境,需要与IVF中心共同努力。

  从生殖角度谈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患者的生育问题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分类标准不断更新,近年来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和子宫内膜癌患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常有生育需求。子宫内膜癌患者合适治疗后五年生存率达94%,大样本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并未影响其治疗预后。保育治疗适应症为: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G1;无肌层浸润;无子宫外转移;强烈生育愿望;无大剂量孕激素的禁忌证等。

  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保留生育力治疗的治疗前评估需要结合影像学、病理等,同时需要对于夫妻双方生育力进行评估,其中对于女方主要进行卵巢储备进行评估;临床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保留生育力的孕激素治疗一般可以达到70%以上达到CR,平均缓解时间6个月,复发中位时间为20个月左右,20%达到CR的患者复发;影响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保留生育力的治疗和转归的高危因素有胰岛素抵抗,联用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患者生存;患者治疗后的生育时机应在中位复发时间的生育窗内,同时应积极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时可选择微刺激或温和刺激的IVF方案如联用来曲唑和促性腺激素等,或可在曼月乐在位情况下促排卵,再根据内膜逆转情况择期选择取环FET。杨教授接下来分享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相关保育治疗的病例分享和资料总结。

  之后现场对此单元相关专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由张国楠教授和阳志军教授担任主持。由王建六教授和曲芃芃教授带来了学术分享。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及超分期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仅适用于不宜手术患者或手术患者术前评估,分期标准不够准确。2009FIGO重新修订手术病理分期更加科学精确,有助于指定辅助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但对于II期术前缺乏科学评估方法,术后诊断对手术方式意义有限,且IIIC期切除的微小转移淋巴结常规病理不一定能诊断。系统淋巴结切除存在一定问题:手术损伤、淋巴水肿、切除正常淋巴结及医疗费用增高等。近10年来,开展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避免了更多早期患者切除正常淋巴结,减少了并发症,子宫内膜癌SLN已经列入NCCN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体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应先行SLNB术,临床可疑阳性的淋巴结应同时切除,对于SLN显影失败或者发现SLN转移的患者应行系统淋巴结切除术。切除的SLN除行常规的HE染色以外,推荐行“超分期”病理检测,将假阴性率控制到最低。目前存在的争议问题有:高危患者是否在行SLNB的同时行系统淋巴结切除;SLN“超分期”可减少淋巴转移漏检率,检出低体积淋巴结转移,但超分期工作量极大且仍有待累积经验;宫颈注射示踪剂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出率低,是否需要补充措施。随后,王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相关的临床研究。此外,由于子宫内膜癌超分期可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方案,王教授呼吁全国开展多中心研究,探讨SLN,mMeta,uMeta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

  子宫肉瘤淋巴结切除的问题

  子宫肉瘤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3%-7%,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内部病理分型多样,诊断难度较大,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现有诊疗指南缺少高级别证据。最新NCCN指南中,子宫肉瘤分类主要根据根据病理分级和分子分型,但是目前临床上仍多采用2014年WHO分类: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腺肉瘤和未分化肉瘤等。

  子宫肉瘤是否行淋巴结切除具有一定争论。一些研究表明,子宫肉瘤淋巴结转移在患者生存多因素分析中并无显著意义,淋巴结切除术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生存获益。且子宫肌瘤趋向于血行到肺的转移,淋巴结转移非常少见,目前NCCN指南里推荐子宫肉瘤的初始治疗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根据临床评估预测及术中探查发现个体化地确定是否切除其他结构组织。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最新指南中,亦不推荐系统淋巴结切除,但应切除可以转移的淋巴结。曲教授随后分享了两例子宫肉瘤病例。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由吴小华教授、刘继红教授和吴令英教授担任主持,进行了关于子宫肿瘤微创手术的专题讨论。

  首先由河北省肿瘤医院的康山教授带来了《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对比临床研究回顾》,认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行微创手术安全可靠,但是微创手术细节仍需进一步改进,避免举宫器的使用,同时需要探索可靠的前哨淋巴结显影方式,不断改进优化治疗方式。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陈晓军教授带来了《子宫内膜癌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在研临床研究》,经过文献搜索和筛选出了16项国内外在研研究,主要聚集于精准/微创手术方式探索和前哨淋巴结临床效能探讨方面。

  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姚书忠教授带来了《国外子宫肌瘤微创手术的现状》报道,认为腹腔镜下碎瘤术确实会增加良性和恶性肿瘤细胞腹腔内扩散的风险,腹腔镜下碎瘤术后发生潜在恶性肿瘤的风险可能被高估但仍需要十分重视。影像学、活检冰冻病理等术前及术中评估很重要,只有MRI检查结果提示为低风险的患者才可进行腹腔镜下袋内子宫肌瘤分碎术,且术中应重视密闭袋内碎瘤和术后腹腔大量冲洗等无瘤技术的应用。

  最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吴令英教授带来《子宫肌瘤碎瘤器-是福是祸?/“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病例分析》。由于子宫肉瘤术前诊断困难,大部分为意外发现,腹腔镜剔除-电动碎瘤后发现的肉瘤预后更差,吴教授通过介绍一些碎瘤术后病理子宫肉瘤,出现腹腔播散的病例以及带来的相关医疗纠纷,指出了行碎瘤术前需要严格筛查、与患者反复详细交代肉瘤扩散风险以及无瘤技术的应用的重要和必要性。认为在缺乏可靠临床证据的前提下,临床医生的判断和选择尤为重要。

  专题报告后,张国楠教授、娄阁教授、李艳芳教授、邹冬玲教授和李政教授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围绕子宫肿瘤微创手术相关选择和方式等进行了讨论。

  会议总结

  最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刘继红教授对这两日的会议进行了总结。此次中国肿瘤学大会妇科肿瘤分会展现了妇科肿瘤专委会的凝聚力,会议内容学术性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众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扫码观看视频回放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